内刊应该怎么做
企业文化的话题说起来太冠冕堂皇也太沉重了点,其实企业文化常常可以从一些很细小的方面直观地反映出来,进入一个公司,员工之间的交往是否自由、员工与上司的关系是否融洽等等,你马上可以感受出来。一个活泼自由的企业,一进来就没有太多的拘束感,而有的企业员工个个板着脸,门庭森严,互不搭理,不压抑才怪呢。内刊是企业的喉舌,它应该展现企业和企业员工的精神、信念,是企业的一个窗口,要讲一些实在的东西,这样才有人看,让人觉得值得一看。内刊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而不应只是为了给企业、给老板摇旗呐喊,虚假而肤浅。好的刊物应该有几个基本要求:
(1)内刊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排版、设计、形式做得尽可能漂亮,给人直观的美感。
(2)内刊要有观点,能让人觉得耳目一新,让读者受到启发,能学习到一些新观点、新东西。
(3)企业的内刊脱离不了企业,谈到企业的问题时要客观地进行分析,不要加入太多个人好恶色彩,尽量保持中立,不能过于强化刊物意志和编辑的个人意志。
(4)一个企业内刊应该充分考虑到做给哪些人看,也就是说内刊的定位是什么。是做给业主看,就应该多关注业主的生活、业主的喜怒哀乐,让业主参与进来;是做给员工看,就要关注员工的生活。企业办内刊要抱着忠诚和负责任的态度。
企业内刊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不能只受老板或者某几个领导的压制,一旦内刊受了过多的压制而不敢提出问题来,这就和内刊的宗旨相违背了。内刊在企业里要有说话的能力。内刊也要了解企业,关心企业员工的生活,对员工感到郁闷和困惑的东西要提出来,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是老板的事情,因为老板是决策者,但内刊要能提出来。内刊提出来的问题如果起不到作用,无非是几个原因引起的,一是没有明确清楚地表述出来,影响企业管理层的正确理解;二是所提出的问题与企业的体制、现状相冲突、相违背,致使企业解决问题时存在很大的难度或者无法解决。不管怎么说,企业对于员工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有所回应,能解决的给出解决时限并落实到位,不能解决的也要有回复,或者提出比较中肯的处理意见,这样才能营造开明、畅通的工作氛围,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良性运作。 有些企业内刊没人参与,那么内刊工作者就应该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员工不参与?说没人愿意参与是内刊人不负责任,没有人不愿把自己的难题拿出来解决掉,不愿说总有不愿说的顾虑的,说出来的问题企业有没有重视过?这个问题以前有人说过一次了,但说了没有落实,下次人家还会提同样的问题吗?长此以往,员工就会对刊物或企业表现出无动于衷了,到后来谁也不愿意说了,也更加觉得没有参与的必要。内刊的公正性、严明性、实效性影响员工参与的热情。如果内刊所起的舆论作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这样的内刊不仅有人看,还会大受欢迎。 企业内刊少了员工的参与就不是企业内刊了,要反映企业内部人的心声,这条渠道就必须保持畅通并且做到说而有效。如果不能反映出员工想什么,做什么,为什么高兴,为什么压抑、为什么想跳槽……等种种思想状态,内刊无疑成了废纸一堆。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