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报刊的图片运用技巧
翻开一本刊物,不用细看就可以分出内刊或外刊。原因就是绝大部分内刊的版面灌满文字,图片稀少,画质粗劣。近年来,随着对企业文化的重视,各个企业的内刊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许多内刊无论内容的提升、外观的设计都大大接近甚至超越了公共刊物。尤其彩色版面的普及增多,对图片质量和数量提高更是有了明显的推动。因而,如何利用图片提升刊物的质量便成为内刊编辑尤其是图片编辑的新课题。
本文试从图片——内刊的配角、图片在内刊中的地位需要提升、合理运用内刊照片的主要技巧和提高照片质量的要素四个方面,总结一下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与同行分享。
一、图片——内刊的配角
一本刊物,无论是内刊还是公共刊物,除非是画册,其精髓都是文字。图片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的装饰。图片虽然赏心悦目,却是刊物内容表达的配角。
以文字为主的刊物,明确的主题和多样化多层次内容的表达只有借助文字,才能完善准确,而图片表达的内容,尽管直观清晰,却只能看到表象,虽然能以独特的镜头渗透摄影师的深层意图,却无法取代文字表达文章内容的主要功能。
其次,图片离不开图注。再好的图片也需要完整准确、精彩简洁的文字说明,所以,不能因为读者对刊物图片的兴趣而取代文字在内刊中的主角地位。
二、图片在内刊中的地位需要提升
文字的主角地位不容撼动,但作为配角的图片在内刊中被读者的关注地位在逐渐提升。这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导致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爆炸,人们接触纸介媒体的时间越来越短,阅读文字的耐心程度被一目了然的欣赏图片所取代。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更多的读者拿到刊物先看封面和彩插,再看图片,最后才看标题和内容。如果一本刊物缺少赏心悦目的图片,再好的文字内容也会因此被抛弃忽略。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图片地位的变化,适时适度的内刊中在运用图片。具体手法有以下几种:
手法一:明确图片在封面、内封的主角地位
虽然图片是刊物的配角,但在刊物的醒目位置:封面、内封,却承担着主要的角色。内刊由于其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更多要反映企业领导的声音,这种内刊的御用功能,往往导致内刊的趣味性、可读性下降。所以直观、悦目的图片就在封面、内封悄然起着醒目、简洁表达并深化刊物主题的作用。
因此,在重视刊物内容吻合公司发展、满足员工自身发展需求同时,还要重视图片表达刊物内容的效果,反映在设计、编辑手法上,就是重视图片的质量和数量。
手法二:独立成篇
内刊图片往往被称为配图,这种叫法并非准确。图片由于其具有直观醒目的表达方式,往往可以通过单张或组照独立成篇,取代文字报道。在内刊的大部分版面,基本以文字为主,照片为辅。但如果报道精彩纷呈的生动场面,一张照片或几张组照的效果会大大胜过文字。所以在信息类的报道中,采用照片,是内刊编辑提高刊物质量,增加可读性的重要手法。但高质量和内容贴切的图片采集有一定的难度。除了加强对通讯员摄影能力的培养,更多的时候要靠着摄影记者的勤奋和摄影水平的不断提高。
手法三:目录页的图片运用
目录页是读者阅读刊物必须经过的独木桥。虽然仅仅一、两页,但是刊物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许多年来目录就是文章标题、页数的堆砌,如果加上重点文章的附图及页码,目录页的版面会变得生动充实,这就好像电视新闻联播,在报道内容提要时,在播音员旁边加上相关内容的图像,比之仅有一张播音员的面孔或仅有标题文字的效果要好得多。
手法四:封底广告版的合理利用
按照大部分刊物的习惯,封底是安排广告版的固定位置。但是没有广告收入压力的内刊,却可以放上许多为内刊添彩的内容。主要有重大纪念日的贺词、重要通知的发布、非常高水准的艺术图片、照片。通过封底这些生动图片,对改变内刊的死板面孔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手法五:手绘漫画组图、插图的运用
通常刊物的图片仅限于照片和设计图库的图片。但用手工绘制的漫画,却由于其鲜明准确的指向性和生动幽默性被绝大部分读者青睐。当然,由于掌握绘制漫画的技能在内刊美编群里鲜见稀少,所以更显珍贵难得。
三、合理运用内刊照片的主要技巧
提升图片在内刊中的地位不单单是给予较多较大的版面,还要掌握各种合理运用图片的方法,倍增图片在内刊中的深化主题和装饰效果。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技巧:
技巧一:应尽量选用自拍的照片
上文强调了图片在封面、内封的地位已上升到主角,加之现在编辑对内刊版面唯美的追求,内刊文章中的插图也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内刊的编辑,由于照片来源的枯竭,不愿下功夫寻找自拍的照片。这就在美化内刊版面的同时,使内刊远离了主要读者——本公司员工。因为虽然唯美,却不亲切。再丑的孩子也是自家的好。所以,内刊的图片编辑应在图片征集或自拍上多下功夫。
技巧二:合理剪裁插图幅面大小
同样字号标题,加上一张押题的照片会使文章生动的多。我们要关注的是压题照片多大合适。压题照片小可以是一张邮票大小,大可以是半页甚至是整页。我们应该杜绝插图大小的千篇一律,更要根据插图大小对文章内容、主题起补充修饰功能,还要考虑照片的精度、质量能否胜任设计的幅面。
技巧三:重视内刊照片的文字说明
1、图注决不可缺:一张或一组照片,照片意思再明确,也不可丢失图注。图注通常包括标题、作者、作者单位。这是对照片表达意思完整的把关,也是对作者、作者单位的尊重。
2、内封照片图注必须具有完整性:内封的照片不同于文章插图,虽然有时会和当期的文章内容、插图重合,一般内封的照片都是表达一个事件的组照,所以明确时间、地点、内容就变得必不可少。
3、图注不单是图片的附件:借图片的注解,往往可以表达重要的信息。此时的照片反倒成为了文字的附图。
得到一张满意的插图不是随时可以信手拈来的,往往要通过多种渠道,在许多张照片中反复选取,经常还要利用照片处理软件加以修改。所以,使用图注,会使它变得更加完美、醒目。
四、提高照片质量的要素
要素一:重视学习照片的摄制技巧和后期处理
现时的许多内刊编辑对内刊照片有一个误区,即:象职业记者那样,把文字和摄影的工种分的很清楚,一旦内刊没有配置专业的摄影记者,该刊物的文字编辑就把照片的处理全部交给版面设计人员,这样做比较省事,但结果就是照片质量无法保证。一个企业的内刊编辑部,多半是兼职人员,不可能文字和摄影完全分开,这就要求文字编辑要学习摄影知识,美术编辑也要学习文章写作。
要素二:掌握提高内刊照片摄制质量的基本技能
不断提高照片的真实性,就要掌握会议照的一些摄影基本技巧。譬如人物照片(尤其是领导照片)不能低头、不能有阴影、眼镜片不要有反光。做到这些要求其实并不难,只要不怕麻烦,勤用三角架,少用闪光灯。另外,尽量学习一些略微的摄影技巧,运用接片、后期处理等技巧使照片更有现场感。
要素三:掌握后期处理照片的几种常用软件,主要有——
1、光影捕捉手——极为简单的照片处理软件,主要用于压缩、减小照片尺寸;
2、acdsee——比较易学的照片处理软件,主要用于阅读、简单处理、复制、更名等简单处理;
3、photoshop——功能最完善、最复杂的照片处理软件,主要用于照片的处理。
本文探讨的主体题似乎没有多少特别的创意和新兴的知识,此类话题无论在内刊外刊还是各个网站都很少有人涉及,分析原因可能是专业摄影人员不屑水平普遍低于外刊的企业内刊,内刊人又很少有人花精力钻研、培训摄影知识,也许有人认为提高图片质量与内刊质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何况摄影技巧的掌握和提高有着不高不低的门槛。本文试图举证,只要重视图片在内刊中运用,就会明显提高内刊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