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六艺刊物编排有限公司-企业报纸刊物编排印刷  
诚信指数 0
一站通留言 客户留言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收藏此网站 发送消息
首页
企业介绍
产品列表
行业杂谈
企业名片
客户留言
招聘信息
search 搜索网站中其它产品:
溧阳市pos机怎么申请办理_轻松放入口袋
一比多
您现在的位置:上海六艺刊物编排有限公司-企业报纸刊物编排印刷 > 行业杂谈
 
行业杂谈
内部刊物印刷/内刊新闻纸印刷
发布日期:2013-10-22

我写东西出道很晚。

  晚到什么程度?可能在我25岁以前没有动过笔,也就没有想发表文章、也就更不用说赚取点稿费的愿望了。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我是文科生,文科生一般都有点文学青年的潜质。所以,看到周围的人的诗作或文章在报刊上发表,也是非常非常的眼馋。但我自小见多了因热爱文学而严重偏科最后回家以种地为业的农村文学青年的可怜,所以人小主意大,在上学阶段坚决不搞文学。

  

  不过,我当时确实看了许多许多的文学书籍,大部分当年比较出名的文学作品我都走马观花式读过,至于阅读途径,无非是同学之间借阅,我那时不喜欢到图书馆,也没有钱更舍不得买书。

  到了大学,我还是喜欢读写杂书。同宿舍的刘争远君(现供职于陕西省高院,专司宣传为业)是校学生通讯社的学生记者。他看我似乎有点文学爱好,经常劝我,“老二(我在宿舍排行第二),你看了那么些书为什么不写点东西呢?这可能对你有个人有好处的”。

  我口头应诺,但仍然没有动笔的意愿。印象中大学惟一一篇变成铅字的文章是一则小案例的理论分析(大约是犯罪中的刑事附带民事的提起问题),刊登在1995年我们经济法系的实习刊物《风采》上。当时,争远君当编辑,我现在都有理由认为是因为同窗友情的缘故才能刊登。当然,这种内部刊物一没有稿费二印刷量有限三是稿源有限,估计除了包括我在内的有稿件发表的同学可能保留一本外,没有几个人看。

  大学毕业分配到法院研究室工作,我负责内部简报,当时法院宣传工作非常重要,都是由主任署名“青法”(青州法院的简称)的小消息,这当然不能让我这种新人染指。

  1997年,我到了杨家庄法庭,工作中要给庭长写点会议的发言材料之类。印象早写得一篇刊登在潍坊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办的一个内部刊物上,大约题目是《风正好扬帆》,是歌颂庭长的拍马屁文章(尽管这位庭长确实不错,我写的角度又很真实,但大家都反感这种正面文章,所以认为是拍马。文章写到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所以难免有一些人际关系到,他总是以人之觉常情对待。当被告的,他劝人家主动履行法律义务;当原告的,他劝人家得礼让三分。这种描写一改当时那些“六亲不认”型好法官的模式,也是我文章的本色所在)。这种文章也没有稿费可言。

  1998年,我到了谭坊人民法庭。谭坊是青州东部的农业重镇,各项工作在青州市的前列,这当然包括宣传工作。当时流行的口号说,“既会干又会说”。这个说就是“宣传”。当时的谭坊法庭号称青州法院的党校,这里的庭长三位被告提拔为副院长,有多位法院的副院长到该庭指导视察工作。有一段时间,一被任命当谭坊法庭的庭长,别人就称他为“副院长”。当然,世上没有不破的神话,现在如何,我就不太清楚了。

  在谭坊法庭工作,经常有记者来采访,我由于对事物有独特见解,很受庭长和记者的欢迎,我讲出来的事往往被告他们作为新闻中的闪光点而大书特书。还有法院研究室的刘建华兄(经典杂文《孙悟空不当官的料》的作者)是我青州五中的校友,他经常指导我写点东西;另外,镇上的宣传组有我几位朋友,一位是我青州五中的师兄(李良智,今日经常有文章在人民日报发表),另几位笔杆子也很谈得来。有时值夜班,我经常跑他们那儿看农村大众报(山东省委机关报大众日报下属子报)。

  我也经常研究他们几位的写作风格,于是有一天,我突然想,“这种文章我完全可以写出来!”

  说干就干,我就正在审理的一个小案件为由头,写了个2、300字的小消息,然后一稿多投,从县级的青州日报到市级的潍坊日报、省里的山东法制报、农村大众到中央的人民法院报,遍地开花。当然,这样的命中率并不高,但有时编辑需要补个报屁股什么的,总之有文章见诸报端了,你别管是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反正名字是署王某人的名。

  因为写的都是真人真是,有些案件当事人本乡本土低头不见抬头见,打官司毕竟不是个光彩的事。为了减少麻烦,我有了个笔名,“谭芳”。就是缘自于此。有人认为王某人是为了以女人名惑媚男编辑,绝无此目的。这个笔名陪伴我10多年了,今天写文章,有些考虑到各种原因不便用真名(绝大多数用真名)就来个谭芳,这也是我惟一笔名。

  可以说,我写作中遇到了一些好老师、好朋友,还有许多好编辑。他们出于扶持新人的目的,奖掖后学,而从来没有找过我办过事,更没有收过我土特产之类。这个,说来话长,还得留待专门文章,来说一说这些好编辑。

  还是说张稿费单,人生宝贵是次呀。

  我手头留着的是1998年9月5日青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出的,稿费2元。

  当时青州日报的稿费是集体集中发放,都在一个县里,就那些个写稿件的人,一般是熟人给年底集中捎回来。而在电台的相对少一些,所以才有了专门的领取单。

  2元钱说多不算多,说少呢,当时可以买10个馒头,够我和太太吃2天。

  但我没有取,留作纪念。

  这些年,文章越写越多,特别是物价飞涨,稿费当然高了些。

  当然,也没有给出2元的稿费了。

  但我常常想起这张稿费单,因为这是一个农村孩子走上写字路开始。

上海六艺刊物编排有限公司-企业报纸刊物编排印刷   地址:上海市大连路950号海上海大厦1608室   邮政编码:200092
联系人:郑经理   电话:   手机:   传真: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


上海六艺刊物编排有限公司-企业报纸刊物编排印刷   地址:上海市大连路950号海上海大厦1608室   邮政编码:200092
联系人:郑经理   电话:021-65185433   手机:13501676376   传真:021-51016646
技术支持:一比多  |  免责声明 | 隐私声明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070060     网站Icp备案号:沪ICP备05000175号
<%---站点编号 ----%> <%---页面编号 ----%> <%---页面参数1 ----%> <%---页面参数2----%> <%---页面参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