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的企业内刊,必须以服务企业为宗旨,走具有企业特色的道路,她才是有生命的、鲜活的、生动的。企业内刊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企业文化的内涵,成为树立企业形象的主要途径之一。企业创办内刊的目的就是对内创建企业文化、对外树立企业形象。企业内部的交流互动、企业风采的对外展示、企业成长历程的忠实记录、企业凝聚力和精神的采集与提炼等等,这些都是担负在企业内刊人肩上的艰巨使命。从80年代诞生之初起,企业内刊逐渐由报道企业内部新闻的小报成长为企业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内刊得以生存发展的生命源泉,内刊又反过来向企业渗透滴滴甘霖。一份的企业内刊,必须以服务企业为宗旨,走具有企业特色的道路,她才是有生命的、鲜活的、生动的。
明确内刊定位
首先,要明确企业内刊的定位。企业内刊是企业文化的载体、渠道和工具。因此做企业内刊必须具有本企业的特色,而不只是具有媒体的特点。既不能把内刊办成专业的文艺期刊,又不能办成企业的技术手册、广告画册之类的东西。目前很多企业的企业内刊都采取了大同小异的办刊方式。几页新闻加几个专题、几篇文艺稿,逢年过节再送上些祝福、添几句领导的讲话题词。一本刊物轻轻松松就凑出来了。这样做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有些企业内刊人有过大众媒体的从业经验,就把大众媒体的运作模式照搬到企业内刊中,这种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对企业内部和企业相关客户这一特定群体而言,抓住他们的心理和目光很重要,要让自己的刊物充分表现出和其他内刊以及大众媒体的区别,把服务于大众的意识转变到服务于企业和企业文化的意识。
编排须注意丰富性
其次,企业内刊内容的编排上必须注意丰富性。目前企业内刊的发行范围越来越广,从内部职工传阅到企业同行之间的内部交流,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内刊开始发行到了社会上。刊物内容也应该从企业人写自己到企业人观察经济、观察社会、社会人写企业。文章的形式也应充分考虑到读者的兴趣,从新闻、案例分析、散文随笔、商界访谈等方面都应有所涉及。想要打开办刊的眼界,一方面需要刊物编辑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需要企业本身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只有企业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刊物才有可能办得有声有色。
企业人是的作者
再次,不要只是“外来和尚会念经”。很多企业内刊为了保证拥有质量上乘的稿件来源,利用企业“财大气粗”的优势,用较高的稿费来吸引一些有实力的作者加入到“大内高手”的行列。但作为一个非企业内部人员,偶然在企业内刊发几篇文章并不难,难的是真正了解这个刊物的定位,写出适合刊物和符合企业文化的稿件。而企业内部人员是最了解企业的人,办内刊不但要将他们作为读者群来考虑,也应该将之看成具有发展潜力的作者群。虽然有的时候非专业作者的文笔相对来说比较稚嫩,但他们更能够体会到本企业的文化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们的文字可能比那些擅长创作的高手们更具有真情实感。想办好一个企业内部刊物,不仅需要从业人员的良好素质和企业内部职工的大力支持,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企业具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构建出有特色的企业内刊。(陈霖)
免责声明: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为保障您的利益,降低您的风险,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